青海配资开户 来凤:藤蔓攀援向未来
青海配资开户
工人在加工藤茶。
(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牟凡 刘小双)
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,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翔凤镇大沟村的藤茶基地已是一片忙碌。70多岁的黄清玉腰挎竹篓,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指在青翠藤蔓间翻飞。当篓中鲜叶渐满,老人脸上绽开笑意:“年纪大了还能在家门口做手头活路,一天稳稳当当挣个100多元。这藤茶产业,硬是搞得好!”不远处,村民沈永宏驾驶三轮车由远及近,他穿梭于基地运输鲜叶的身影,承载着一个家庭每月近3000元的稳定收入。
集体增收的强村产业
这些鲜活的劳动场景,正是翔凤镇藤茶产业蓬勃生命力的日常注脚。一片小小的藤茶叶,已成为撬动乡村活力、凝聚致富希望的“金叶子”。
翔凤镇的藤茶产业并非一蹴而就。今年新发展的2000余亩茶园虽未至丰产期,发展势头却锐不可当。截至7月底,翔凤镇强村公司已收购、加工鲜叶近1万公斤,生产干茶2000公斤,实现产值200万元,全年产值预估达500万元。“明年全镇藤茶进入丰产期,产量和产值将会翻倍增长。”镇强村公司基地负责人翟元福说。
8月1日,在第三届来凤国际藤茶大会上,翔凤镇更是一举拿下与省工行、中南建筑设计院等单位高达300万元的销售订单,市场前景豁然开朗。
“翔凤镇大沟、甘溪、蓝河、旗鼓寨、活水、檀木湾等村(社区),依托藤茶产业,今年每个村(社区)集体收入将实现大幅提升,确保全镇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,3个村突破50万元,其他村(社区)突破30万元。”翔凤镇副镇长袁杰说。
政策引领的致富产业
产业发展的背后,是镇党委、政府“扶上马、送一程”的坚实支撑与清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。袁杰介绍:“我们全力打造‘翔凤酉礼’藤茶品牌,全域推进绿色有机基地建设,这条路必须走得稳、走得正。”政策与信心的阳光雨露,精准浇灌在每一片新生的藤茶基地上。
旗鼓寨村党支部书记邓志春对此感受尤为深刻。年初面对200亩村集体藤茶基地的规划,他心中也曾七上八下——“种不种得好?卖不卖得掉?”疑虑很快被翔凤镇倾注的诚意打消:强村公司签下每公斤30元的保底收购协议,镇财政给予每亩500元补贴。有了政策“定心丸”,邓志春带领村民撸起袖子干。目前,3000公斤鲜叶顺利售出,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。“这产业搞得!村里得了实惠,集体鼓了腰包,明年我们还要放开手脚扩规模。”邓志春的语气充满笃定。
除了镇里对新增藤茶产业基地的补贴外,县里也拿出真金白银鼓励藤茶产业发展。新增基地由县乡投公司提供种苗、肥料、薄膜等生产资料,把藤茶产业作为根植性主导产业来打造。
从个体生计到集体经济的层层激活,藤茶产业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域的共富之网。目前,翔凤镇平均每天有200多名采茶工活跃在9个藤茶基地。采茶工均来自本村和周围村子的村民,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人。他们采摘藤茶的快慢、数量不一,每人每天能收入70元至150元。
“我们每天都用现金结算采茶工资,根据采摘的数量和质量,按每公斤18元至20元结算,从不拖欠工资。村民干一天得一天,大家都很乐意。”翟元福说。
茶旅融合的绿色产业
翔凤镇狮立坪村新打造的藤茶公园,成为茶旅融合的闪亮名片。8月2日,国际藤茶大会嘉宾在此流连——看土家歌舞飞扬,亲手采撷青翠芽叶,细品香茗余韵悠长。昔日的农事劳作,升华为可触可感的文旅体验。
当天上午,来自英国、巴基斯坦等11个国家及国内24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实地考察来凤藤茶公园,全方位感受来凤藤茶“种、产、研、销、游”全产业链发展成果。藤茶公园漫山遍野的藤茶绿意盎然,标准化的种植基地展现出勃勃生机。工作人员向嘉宾讲解藤茶的种植技术、病虫害防治以及生态种植理念。嘉宾漫步茶园,亲身感受藤茶生长的环境,对来凤独特的自然条件助力藤茶产业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不少国外嘉宾对这里的生态种植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,认为这是生产高品质藤茶的重要保障。
待到10月茶季落幕,翔凤镇的土地上将再次迎来耕耘的热潮——年底前3000亩新茶园将接续铺展。这抹不断延伸的绿色,早已超越了作物的本义,它承载着黄清玉们晚年劳作的踏实、沈永宏们车轮下的生计、邓志春们壮大集体的雄心。
藤茶产业的勃兴印证了一个朴素真理:当一方水土找到适配自身禀赋的产业支点,辅以科学的规划和有力的护航,希望的田野终将回馈以丰饶与活力。
翔凤镇的藤茶故事青海配资开户,正是一片叶子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、铺就绿色共富路的生动实践。这青翠的藤蔓,已牢牢扎根于乡土,向着阳光,向着未来,坚定地攀援生长。
出彩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青海配资开户 比马库斯还仗义!日本议员向中国提供731资料,罪恶是掩盖不住的_实验_部队_山添拓
- 下一篇:没有了